责编:陈凯欣
2025-05-13
从2006年至今,苏州工业园区的纳米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,发展成为国家级产业高地,并在全球范围内跻身五大纳米产业集聚区之一。经过多年的规划与布局,园区重点发展第三代半导体、微纳制造、纳米新材料及纳米大健康等领域,成功应对了来自国内其他城市的竞争,形成了纳米产业资源加速向园区聚集的良好态势。
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培育方面表现突出。除了依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这一重要科研机构外,还积极引入空天院、苏研院等6家中科院体系的机构,并通过支持链主企业如纳微科技和南大光电建立创新联合体,集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。经过18年的持续努力,园区已经构建起由国家科研机构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、科技领军企业以及技术创新中心共同组成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,为高端技术策源地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目前,苏州工业园区已培育出纳微、敏芯、东微、胜科纳米等18家在主板和科创板上市的纳米企业,同时还有20多家企业正在筹备上市或进入上市梯队。苏州纳米城内的企业不仅实现了物理上的集聚,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。这一产业环境为企业的协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,推动了企业间的深度合作。例如,胜科纳米作为园区内一家芯片分析公司,能够为半导体企业提供测试和研发支持服务,而这些企业又为其提供了稳定的业务来源。
苏州工业园区还特别注重搭建纳米技术成果转化平台。该平台主要负责筛选、评估和验证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科研成果,并将其推广至企业寻找合适的合作转化机会。同时,园区建立了科研人员与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机制: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挂职锻炼的方式深入企业,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应用;而企业技术人员也可以到研究所进行学习和培训,提升自身技术水平。
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,苏州工业园区特别强调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。科研机构的相关人士建议,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,应明确各方的利益分配方式,确保科研机构、企业和科研人员都能从中获得合理收益。这种机制能够有效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,促进科研力量与市场的深度融合。
纳米技术作为未来科技创新的关键驱动力,具有广泛的跨领域应用潜力,能够不断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和新动能,推动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。通过与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及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技术的深度结合,纳米技术将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,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